我国农村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大,随着社会的发展,农民的药品保健意识有所提高,农村药品市场的开放程度也得到了不断加深,农村医疗机构和药品零售机构数量逐步增加,但同时也呈现出农村药品市场监管的一些问题,其中一个突出的问题就是中药市场相当混乱,存在药品供应渠道混乱,药品质量得不到保证等现象。我国是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全国人口的70%以上,而全国众多药店建在农村的比例不足30%,这与快速增长的农村经济极不吻合。由于农村中药市场规模小但分布广,政府难以对其集中进行规范化整顿,从而导致在农村中药市场中存在诸多问题。农村药品安全是药品安全工作的重点,这不仅关系到农村消费者的身体健康,也是维护农村社会稳定和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内在要求。我国应该从根源上解决中药市场监管乏力所造成的农村中药市场混乱、供应渠道不畅、质量无法得到保证等一系列问题。目前我国农村药品安全监管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其中有些问题还是不容忽视。
1 我国农村中药市场存在突出问题
1.1 中药假冒、伪劣产品较多,质量良莠不齐
近年来,各地药品监管部门强化了市场监管力度,中药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障。但是,仍有不乏谋求暴利之徒,不顾道德与法律底线的约束,生产、销售假劣中药材以及中成药,严重危害人民的生命健康。目前有不少临床常用中药以及中成药价格偏低、但用量较大、易于销售,而药贩正是利用农民对中药真假优劣难辨的特点,瞒天过海销售和变相销售劣质中药,甚至将一些销售过期、变质、失效的中药销入农村。目前非法药市在农村集贸市场屡禁不止,很难保证药品质量。据不完全统计,我国高达80%的假劣药案件均出现在农村。此外,农村经营中药饮片的医疗机构缺少甚至不具备相应药品存储的软、硬件配备。如药店仓储条件简陋,无法及时通风、防潮、防虫、防鼠、避光的意识淡漠;温湿度难以调控,冷藏设备、阴凉库等缺乏,有的中药饮片储存环境阴暗潮湿,与其能适应的保管条件相差甚远;不能够系统、规范地进行管理和使用,制约了中药饮片管理水平的提高。对在近效期内、易变质、霉变、虫蛀的中药没有采取有力保护措施,使不合格的药品流入医疗网点及销售机构产生难以想象的后果。
1.2 中药网络初步建立,采购渠道尚需规范
农村人口密度低,居住相对分散,且农村医疗机构数量少、许多机构软硬件设施不健全,中药网点无法对接,导致中药经营销售额较低,商品流通缓慢。再者,我国农村个体医疗机构及乡镇卫生院进药渠道不清,无法实现统一配药,乡镇医院和街道零售药店多从民营药品公司或药代人员处采购,而农村卫生室、诊所则多从中药集贸市场采购,有些中药甚至无法提供药品来源的合法票据,质量无法保证。诸多商贩为谋求暴利,非正常渠道进药,无疑给中药质量蒙上朦胧的面纱,无法保证农民用药安全。同时进药渠道的混乱导致相同药品渠道的同类品种或相同规格的药品在不同的医疗销售机构中价格相差甚远,如此,很难调控药品价格达到统一标准,势必给百姓用药增加一定的经济负担。因此,医药相关部门应出台并制定相关政策,使中药采购渠道规范化,保护农民消费者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
1.3 农村消费低,维权、保健意识不强
农民医药整体消费水平较低,维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薄弱,识别假药、劣药的能力低,为不法药贩提供了有利的市场条件。受经济、文化制约,农民在购药时力求便宜有效,但自我防范意识不足却给不法药贩提供了可乘之机。农村多数中药材经营者未经过相关培训,对《药品管理法》知识了解甚少,甚至不了解药监部门的职能,药监执法工作不能主动配合。加上农民的药品管理知识整体不高,服用变质过期中药。更有不乏缺少医药知识的农民,购买中药,不易辨清真伪,即使不慎购到假劣药品,也只能自认倒霉,没有积极要向药监部门举报的意识,从而影响了相关部门对农民用药权益的正确评估。

1.4 药品价格不稳,供应严重滞后
农村医药行业垄断现象突出,药品售价不透明化,而各级药检部门监管力度不强,厂家无法了解农民的真正用药需求,使医药市场价格忽高忽低,给对路适销带来麻烦,亦浪费了药品资源。一般来说,农村药品经销商和医疗机构药品价格不一,甚至飞涨,无形给农民消费带来压力,也影响了其合法权益的保障。此外,我国农村人口居住分散,村与村或乡与乡之间距甚远,无法与中药销售点的分布相吻合,而导致中药的供应无法满足消费需求。品种齐全的医药集团往往扎根于基础设施完备和投资环境良好的城市,无暇顾及农村医药市场的开发,造成农村医药市场销售力量的单一和薄弱,市场药品种类不全,低利润的药品无人经营的尴尬局面。农村药品市场不景气,药价虚高不稳,市场混乱购药难是农村药品市场的真实写照。
1.5 定点医疗机构管理不善,农民参与度不高

1.5.1 药房购药报销难
许多地区的新农村合作医疗定点报销单位农村零售药店不参与其中,报销范围局限,主要报销单位为定点医院、乡镇卫生院和村卫生室,而农村药店和供应点购药不能报销,农民只有在定点医院就医并取得正式的票据才能报销,参保群众自主选择药店买药受到影响。大大削减了广大农民的参合积极性,使我国“医药分营”宏伟目标难以实现。
1.5.2 农村医疗合作存在弊端
新型合作医疗从体制上没发挥很好的惠民作用,使农村涉药单位公平竞争局面消失,而出现了新的市场格局,容易形成市场垄断。部分医务工作人员对新农合政策精神没有完全领会,无法将政策法规逐项落角实处,没有真正惠及农民群众,而是着眼于医院与个人的眼前利益。此外,医生开大方,滥用药,用贵药的现象无形增加了农民的医药负担;更有不乏者凭新农合政策,冒用他人医疗本,影响了农民参加合作医疗的积极性,势必也会使国家的经济利益蒙受重大损失。
成都拓青农业有限公司©️版权所有